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 > 昌都

        昌都市打通文藝惠民“最后一公里”

        2018年10月10日 10:27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記者 陳志強
        分享到:    

        如今,走進芒康縣木許鄉(xiāng)各村組文化活動中心,就會發(fā)現各活動中心已成為黨的政策宣傳陣地,學法、遵法、守法、用法的前沿陣地,促進民族團結、建設和諧家園的陣地,農牧民群眾文化知識學習陣地和民間文化傳承陣地,被打造成了昌都市公共文化服務示范點。

        “此示范點通過‘政府主導,群眾參與’的模式,鼓勵村民以組為單位,以新農村文化中心為平臺,開展內容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是我市因地制宜建設鄉(xiāng)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舉措。”昌都市文化局(文物局)局長德嘎旺姆表示。

        近年來,昌都市以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目標,以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為著力點,以重點文化惠民工程為抓手,以文化設施為載體,以文化服務為核心,加大建設和管理工作力度,不斷完善市、縣、鄉(xiāng)、村四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呈現出整體推進、蓬勃發(fā)展的良好態(tài)勢。

        文化設施網絡不斷完善

        覆蓋城鄉(xiāng)、功能健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是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平臺。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昌都市逐步加大了對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在人、財、物、力上予以大力支持,使全市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不斷完善。

        “十二五”以來,昌都市先后投資1.18億元修建了解放廣場、茶馬廣場、水上廣場,現已成為昌都的紅色文化展示窗口、群眾文化娛樂平臺和對外文化交流橋梁;投資4420萬元,用于昌都市博物館新建項目和昌都市圖書館改擴建項目;從2013年起,投資880萬元建成11縣區(qū)民間藝術團排練場所,每個藝術團每年下撥3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開展文化活動;投資1.98億元,實施了市、縣、鄉(xiāng)、村文化服務設施建設和文化服務設備配置項目。

        截至目前,昌都市共建成公共文化場館1830處,其中市級5處,縣區(qū)級29處,鄉(xiāng)鎮(zhèn)級138處,村(居)級1142處,寺廟書屋516處。昌都市圖書館藏書量達20余萬冊,縣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平均藏書12000余冊,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平均藏書900余冊,農家書屋和寺廟書屋平均藏書2000余冊,公共文化設施功能和服務能力得到明顯改善。

        這些公共文化場所堅持高起點規(guī)劃、高水平建設,基本上做到了“五個一”標準配置,即:建有一個文體活動室、一個農家書屋、一個特色文化展示室、一個宣傳櫥窗(閱報欄)、一個文化廣場,基本實現了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學普及、農技推廣、便民服務、體育健身等一體化綜合服務,成為了公共文化服務的新引擎。

        文化活動內容愈加豐富

        數據統(tǒng)計顯示,2012年至2016年,昌都市市級文藝團體開展“文藝五進”演出活動共計250余場,覆蓋56000余人次;各縣、鄉(xiāng)、村定期組織專為廣大群眾服務的各類文藝活動共計2500余場次;各級文化館(站)共開展各類活動共計1300余場次,參與群眾近130萬人次,為基層群眾送書6萬余冊、送戲500余場,送培訓和展覽等250余場次。

        2014年以來,昌都市突出“示范性”“群眾性”“參與性”“獨特性”,以市康巴文化藝術團、市群藝館和11縣區(qū)民間藝術團為主力,以縣區(qū)綜合文化活動中心、鄉(xiāng)鎮(zhèn)綜合文化站為依托,以村(居)社區(qū)書屋為基礎,四級聯動,大力開展“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三江茶馬文化藝術節(jié)、“五下鄉(xiāng)”“四進社區(qū)”、民間藝術團交流匯演等一系列內容豐富的群眾文化文藝活動。

        而節(jié)慶活動已成為昌都公共文化服務的一大特色。除三江茶馬文化藝術節(jié)外,還扶持打造了丁青熱巴藝術節(jié)、芒康茶馬古道藝術節(jié)、察雅瀾滄江藝術節(jié)、洛隆縣杏花節(jié)等特色文藝活動。各類節(jié)慶文藝活動交相輝映,“一縣一品”“一鄉(xiāng)一品”的特色文化活動品牌逐漸形成。

        2017年,昌都市開展有規(guī)模的文化惠民活動300余場次,受益群眾達30余萬人次。組織專人在解放廣場、茶馬廣場、天津廣場帶領群眾開展全民廣場舞活動。并于2018年重新制作、編排了新的舞蹈內容,組織藝術團體在全市進行普及推廣。

        目前,全市所有廣場已成為群眾開展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每年市級廣場參與活動的群眾近100萬人次,各縣區(qū)廣場參與活動的群眾達50余萬人次。

        文化服務水平全面提升

        近年來,得益于全市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的完善與各工作機制的健全,昌都市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已成為定式。目前,昌都市圖書館、群藝館、博物館每天免費開放時間不低于10個小時,各縣綜合文化活動中心每天免費開放時間不低于8個小時,各鄉(xiāng)鎮(zhèn)綜合文化站每天免費開放時間不低于6個小時。

        全民閱讀如火如荼。目前,昌都市圖書館藏書量達20余萬冊,縣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平均每個藏書12000余冊、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平均每個藏書900余冊、農家書屋和寺廟書屋每個藏書2000余冊,為實施全民閱讀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讀書周、讀書日,送書進軍營、進學校、進社區(qū)……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為全市營造了濃厚的閱讀氛圍。

        公益活動遍地開花。在免費開放經費的支持下,昌都市、縣、鄉(xiāng)、村四級文化場所積極開展培訓、講座、文藝演出等各類公益性活動,農牧民講座、村文化室管理員培訓班、文藝特長培訓班、基層文藝骨干能力提升培訓示范班……全市每年不少于300場次。

        文化藝術精品碩果累累。黨的十八大以來,昌都市籌拍了電影《金珠瑪米》,出版了《原色昌都》《藏東歌舞藝術傳承集萃》、民間文學集《康巴漢子的胸膛》《婚禮》、非遺套書《昌都鍋莊·芒康弦子·丁青熱巴》、集成套《昌都民間歌謠故事諺語》、畫冊《古苯遺珠·東多彩韻》、歌碟《神奇昌都》、長篇報告文學《昌都——云朵上的藏家》等主題鮮明的優(yōu)秀作品。

        當前,昌都市將著力實施“五大工程”,努力構建發(fā)展均衡、惠及全民的文化服務體系,加快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水平,以滿足群眾日益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責任編輯:益西旺堆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久久精品淫乱视频,无码专区影视网站,亚洲激情激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