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 > 昌都

        芒康縣竹巴龍村辦好村集體產業(yè)助力村民脫貧

        2019年04月09日 10:15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記者 王藝霏
        分享到:    

        冬去春至,竹巴龍村砂場里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排著長隊的運載車正在焦急的等待著成品沙料出場,村民們也在村集體產業(yè)的紅火中迎來了美好生活。

        竹巴龍村,地處芒康縣竹巴龍鄉(xiāng)東南部,這里的村民一直以來都過著半農半牧的生活,在西藏日報社駐村工作隊進駐以前,這里僅有一家由竹巴龍村部分群眾承包的年產值約20余萬元的小型砂場,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集體產業(yè),村民們的收入都不高。

        實現鄉(xiāng)村振興、村民脫貧,發(fā)展集體產業(yè)是良策。竹巴龍村位于金沙江畔,該段江面寬闊,流沙淤積,沙質質量高,同時,竹巴龍村已有一個小型砂場,具有一定的經營基礎。因此,經過全村村民大會商議,決定在竹巴龍村竹巴龍組小型砂場基礎上,建立竹巴龍村集體砂場,打造竹巴龍村第一個村集體經濟產業(yè)。

        由于村集體砂場是建立在竹巴龍組砂場的基礎上,怎么做好砂場經營權的轉移,成為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面臨的一個難題。

        開辦砂場的各項手續(xù)和前期投入均由竹巴龍村竹巴龍組的22戶群眾共同承擔,22戶群眾每年輪流分享經營利潤,當時,竹巴龍組尚有11戶群眾未享受到砂場紅利。

        為了不損害任何一戶群眾利益,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在3天時間內組織召開了6次座談會,聽取村民和砂場代表的意見,商討解決群眾困難的方案。最后,村“兩委”班子與群眾代表共同擬定了發(fā)展砂場集體經濟的項目方案和對竹巴龍組22戶群眾的補償方案,竹巴龍組22戶群眾也滿意地在補償方案的名單上按下了手印。

        砂場成立初期,由于村“兩委”干部漢語水平有限,村民世代耕種放牧,思想比較保守,經營管理經驗更是少之又少。駐村工作隊為幫助砂場實現正常運營著實下了一番狠功夫:砂場運營缺少挖掘機時,駐村工作隊奔赴1000公里外的云南協助購買挖掘機;擔心成品沙的銷路問題,駐村工作隊又親自帶領村“兩委”前往附近工地尋找并協商訂單合同;砂場工作強度大,駐村工作隊常常在飯點時來到砂場查看工人們的伙食情況……駐村工作隊隊長巴桑次仁常跟隊員們說:“這是事關百姓幸福生活的事,馬虎不得。”

        為了帶動村民發(fā)展致富,除了進行砂場年底分紅外,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還采取了“黨支部+公司+農戶”的合作模式,鼓勵和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到砂場就業(yè)。砂場的成立為竹巴龍村提供轉移就業(yè)崗位8個,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5戶,隨著砂場的不斷發(fā)展,未來還將為本村貧困戶增加更多收入和就業(yè)機會。

        建檔立卡貧困戶洛鄧是砂場的挖掘機駕駛員,每當提起村里的集體產業(yè)時,他總是高興地說:“在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的帶領下,我們有了自己的產業(yè),不算砂場分紅,我每個月打工都能有6000元的收入,相信在工作隊的幫扶下,我們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現在,砂場的運營已經步入正軌,由于臨近金沙江大橋和318國道,便利的交通條件讓砂場每天生產的成品沙均能銷售一空,預計今年砂場的年產值將在200萬元以上。未來,駐村工作隊還將繼續(xù)發(fā)揮好“傳幫帶”作用和監(jiān)督作用,用心用情指導村“兩委”經營好集體產業(yè),為竹巴龍村的美好發(fā)展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益西旺堆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久久精品淫乱视频,无码专区影视网站,亚洲激情激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