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 > 非遺

        拉孜堆諧進校園記:傳承,從娃娃抓起

        2021年04月14日 19:36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記者 劉金鵬
        分享到:    

        每天晨曦微露,在日喀則市拉孜縣各個學校的操場上,一群生龍活虎的青少年開始了他們的“特殊課間操”。音樂響起,只見他們足底生風、踏弦而舞,洋溢著無限的朝氣和活力。他們跳的舞蹈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課間操,而是孕育于拉孜縣的民間舞蹈——拉孜“堆諧”。

        拉孜堆諧是一種融歌舞、說唱、彈奏為一體的民間歌舞藝術形式。它以特有的扎念琴為伴奏樂器。表演時,演員邊彈邊唱邊跳,表演人數可多可少,既可獨跳彈唱,也可雙人或多人組合彈唱。當地的男女老少皆能歌善舞,他們對堆諧情有獨鐘,每逢重大節(jié)慶活動時都要表演堆諧,表達人們對生活的贊美之情。堆諧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生不息,代代相傳,構成了一道亮麗的藝術風景線。

        拉孜縣是“堆諧”之鄉(xiāng),有著700多年的發(fā)展歷史。2008年6月,拉孜縣申報的“堆諧”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在此之前,拉孜堆諧已經在2007年央視春節(jié)聯歡晚會上亮相過,2014年5月,拉孜縣農民藝術團更是受邀登上亞信峰會的舞臺,為各國元首進行了堆諧表演。2019年5月15日《亞洲文化嘉年華》開幕式上,拉孜縣堆諧《飛弦踏春》代表中國風情亮相,驚艷全場,更是享譽區(qū)內外。2008年拉孜堆諧就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拉孜縣同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稱號。

        近年來,為了更好地傳承和保護堆諧文化,拉孜縣當地學校開展堆諧進校園活動,自創(chuàng)堆諧操,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還發(fā)現和培養(yǎng)了新一代傳承人。

        學生格桑卓瑪就是學校發(fā)現的堆諧演奏“小苗子”。15歲的格桑卓瑪從小就喜歡湊到大人跟前學習拉孜堆諧扎念彈奏基礎知識,上了學之后,由于課業(yè)繁忙,有一段時間主動放棄了自己喜歡的堆諧舞蹈。2017年,堆諧操走進校園后,格桑卓瑪不但跳上了堆諧,還可以向專業(yè)的老師請教堆諧表演藝術,通過刻苦鉆研、艱苦學習,現在,格桑卓瑪已經熟練掌握了拉孜堆諧的整套動作。

        “這是拉孜中學傳承優(yōu)秀傳統文化、提升學生素質教育、打造‘堆諧藝術之鄉(xiāng)’的重要碩果。近年來,我們將堆諧藝術請進校園,將老藝人請到課堂,這樣既能讓學生對傳統文化有更好的傳承,也能為學生的校園生活帶來一抹亮色。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定要從娃娃抓起!”拉孜縣中學校長告訴記者。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久久精品淫乱视频,无码专区影视网站,亚洲激情激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