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wǎng) > 雪域時評

        民族團結要走“群眾路線”

        2017年07月31日 02:03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    記者 ? 孫文娟
        分享到:    

        民族團結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內容之一,既是國家穩(wěn)定的根源,也是各個國家所追求的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民族團結工作,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共筑中國夢,指出“民族團結重在交心,要將心比心以心換心”。我國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多民族是我國的一大特色。處理好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加強民族團結是關系祖國統(tǒng)一和邊疆鞏固,關系社會穩(wěn)定、國家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大事。

        我區(qū)作為邊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加強民族團結具有深遠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自治區(qū)成立50周年賀匾上題詞“加強民族團結 建設美麗西藏”,也進一步說明了黨中央對我區(qū)民族團結工作的重視。當前,黨中央和區(qū)黨委高度重視、多措并舉進一步加強民族團結。全國兩會期間,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出席全國兩會少數(shù)民族代表委員茶話會,共話中華民族美好未來。區(qū)黨委隆重召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評選“民族團結先進集體”“先進個人”這一系列舉措,都為促進我區(qū)民族團結工作發(fā)揮了良好的作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民族團結作為實實在在的工作,與每個人都切身相關,特別是對民族地區(qū)而言更是如此。如果說黨中央和區(qū)黨委的一系列措施、政策為我們做好民族團結工作奠定了基礎、樹立了表率,那更多的則需要我們每個人切實去踐行落實黨中央和區(qū)黨委的部署。我們一定要深刻地認識到,群眾是構建民族團結的基礎。民族團結不能僅依靠上層推動,不能僅靠開會研究,更重要的是人民群眾間的交往、基層交往、民間交往,走“群眾路線”。要以各族群眾平等為基礎,以群眾間商貿、通婚、交友等多種形式,提升各族群眾間交互交融。要以政策制定為推手,促進各族群眾間相互理解,充分了解各族群眾的民風民俗、風土人情、文化特征、生活方式等,筑牢民族團結的群眾基礎,實現(xiàn)各族群眾間心靈溝通,架起心與心之間的橋梁,實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將心比心以心換心”。

        國昌則民族興,民族興才國強。民族團結是一種精神、一種思想整合力量、一種追求,對凝聚人心、整合社會起著重要作用。人民群眾作為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在促進民族團結中同樣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只要把握好民族工作中的“群眾路線”,踐行“群眾路線”,民族團結就會像有源之水常新,有本之木常青。

        責任編輯:王惠芳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久久精品淫乱视频,无码专区影视网站,亚洲激情激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