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中國西藏新聞網 > 雪域時評 > 國內時評

        網絡普法春風暖 法治宣傳正氣揚

        2025年02月25日 18:58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    
        分享到:

        在2025年2月21日,中央網信辦聯(lián)合司法部、全國普法辦精心打造的法治宣傳品牌“全國網絡普法行”啟動儀式在貴陽舉行。在此次啟動儀式上,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王崧,司法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胡衛(wèi)列,貴州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網信委副主任盧雍政出席活動并致辭。

        在數(shù)字經濟時代,依法治網、依法管網、依法辦網已經成為我國網絡空間治理的基本路徑。網絡空間從來都不是法外之地,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等信息產業(yè)飛速發(fā)展的當下,網絡空間治理離不開法治觀念和法治體系的有力支撐。在治理實踐中,虛假網絡信息泛濫、網絡暴力信息侵犯他人權益、個人信息竊取與泄露等問題嚴重影響到網絡空間的穩(wěn)定秩序和良好生態(tài),而法治理念和法治體系是根除這些“病灶”的良藥。

        此次活動立足于網絡空間治理現(xiàn)代化的實踐經驗,創(chuàng)新性地設置了形式多樣化、內容多元化的網絡普法專項活動,如短視頻(AI短視頻)征集展播活動、網絡普法青少年小劇場、法律知識競答活動等。這些新型網絡普法活動不僅有助于在網絡空間高效普及法律知識,讓法治觀念和法治精神深植于人民群眾心田,還貼合貴州人民生活和民族特色,讓法治“接地氣”和“潤民心”。此次活動對于網絡普法和普好網絡法的重要意義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走新”又“走心”的網絡普法活動大大提升了人民群眾接受法律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傳統(tǒng)的觀念中,普法活動似乎大多是專家講座、法治傳單散發(fā)等活動形式;時至今日,AI虛擬主播“法小筑”為23萬網友實時解答勞動糾紛、苗族銀飾匠人吳水根放下鏨刻工具,點開手機里的“苗侗普法”直播短視頻,向學徒講解合同條款等情形已經尋??梢?。在數(shù)字引擎的加持下,貴州的普法活動讓枯燥的法律條件“生動”起來,普法活動從“大水漫灌”轉向了“精準滴灌”,法治觀念和法治知識真正走進了人民群眾的心中。

        另一方面,具有貴州特色的網絡普法也彰顯了新時代網絡普法與城市發(fā)展的密切相關。貴州網絡普法的實踐特色表現(xiàn)為“打造具有貴州特色的網絡普法工作矩陣”,依托地方特色商業(yè)街區(qū)、人民公園、“村超”“村BA”現(xiàn)場等進行改造升級,讓群眾沉浸式、近距離接觸法治教育,實現(xiàn)“出門有法、抬頭見法、休閑學法”的普法效果。這也說明網絡普法的形式從來都不是單一化的,踐行“普法跟著網民走”的核心理念,才能最大化提升網絡普法的工作質量。

        面向近年來人民群眾所熱切關注的網絡法治問題,此次活動還重點宣介包括網絡安全法、數(shù)據(jù)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在內的網絡法治知識。借由“E法黔行”的特色品牌、網絡法治研究智庫、專業(yè)人才隊伍等優(yōu)勢,將“法言法語”的網絡法知識轉變?yōu)樯鷦佑腥さ摹熬W言網語”。通過此次活動,我們有理由相信,網絡法治理念將進一步深入人心,網絡空間的法治化水平將不斷提升,一個更加清朗、健康、有序的網絡生態(tài)將逐步形成。(法治網特約評論員 趙精武

        責任編輯:朱穎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久久精品淫乱视频,无码专区影视网站,亚洲激情激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