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5月9日,喜獲新生的喜馬拉雅山區(qū)群眾身著節(jié)日的盛裝,徹夜狂歡;57年后,這里以災后恢復重建為契機,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三崗新村升騰新希望
圖為亞東縣三崗新村村民在自家院子里澆花。 記者 王杰 攝
圖為《西藏日報》老新聞。 (資料圖片)
當記者走進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如丙崗村時,這里已是一片廢墟。
“這是我們村的舊址?!比绫麔彺妩h支部書記洛桑旦增不但沒有悲傷,反而自豪地介紹道。
原來,2011年的“9·18”地震,使美麗的亞東縣上亞東鄉(xiāng)變得滿目瘡痍,如丙崗村所有房屋全部損毀。但有黨的領導和關懷,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僅僅兩 年時間,國家投入資金近2億元,實施了嘎林崗、如丙崗、崗固3個村的整體搬遷,高起點、高標準地打造三崗現(xiàn)代化小城鎮(zhèn)。
如今,一個錯落有致的三崗居民新村在廢墟中崛起,414戶群眾住進了漂亮的新居。
走進三崗新村,極具藏式風格的連體小別墅一幢挨著一幢,一條條整潔的水泥道路連接著每一戶人家,寬闊的廣場成為群眾休閑的好去處。從高處往下看,在青山綠水間,一排排漂亮整齊的新民居,紅色亮眼的屋頂,發(fā)出奪目的光彩。
“走進這樣現(xiàn)代化的小城鎮(zhèn),感覺就像走進了城里干凈整潔的社區(qū)一樣?!眮問|縣委書記舒成坤介紹說,三崗新村是亞東縣結合小城鎮(zhèn)建設和災后重建,以高標準建起的現(xiàn)代化小城鎮(zhèn)。
走進新村村民大扎西的家,嶄新的木地板、現(xiàn)代化的廚具家電、裝飾精美的藏式客廳、花香四溢的院落,這一切無不顯示著這個新家的氣派。
聽說我們要探訪近60年來山區(qū)居民的生活變遷,大扎西家的女主人倒上了醇香的青稞酒,一定要讓我們每人喝上一碗。“這一碗酒,你們一定要喝,希望幫助我們向黨和政府表達感激之情,正是在黨的關懷下,我們住進了新房,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p>
“新居有上下兩層,一共150平方米,四室兩廳,政府照顧我們?yōu)膮^(qū)群眾,當初只讓我們出了5萬塊錢?!贝笤鹘榻B說,“新房很漂亮,也很舒適,有專門的廚房和衛(wèi)生間,有線電視、網線、電話線一應俱全?!?/p>
住進了漂亮的新居,大扎西現(xiàn)在想的就是如何發(fā)家致富。他告訴我們,今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一家人好好努力,擴大自己的苗圃,通過苗圃產業(yè),發(fā)家致富。
行走在三崗新村,我們處處感受到老百姓對黨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三崗新村?!苯衲暌咽?2歲高齡的吉巴扎西老人深有感觸地說,如果在舊西藏,像“9·18”這樣的地震,我們肯定沒有活路。
吉巴扎西老人指著自己的新居,眼含熱淚說道:“我這輩子,聽過許多龍王宮、人間仙境的美麗故事,而如今,在我有生之年能住上這么漂亮、舒適的新房,做夢都沒有想到?!?/p>
談起山區(qū)近60年的變遷,經歷過這一切的吉巴扎西老人說:“回想起當年,那歡慶的場面就像在眼前,當奴役壓榨人民的舊政權被推翻的喜訊傳到山村,大家奔走 相告,每個村子都是一片歡騰。民主改革后,大家對生活更充滿了希望,在黨的英明領導下,山村群眾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特別是改革開放后,隨著市場經濟發(fā)展, 山區(qū)群眾賣起了山貨,生活越來越紅火?!?/p>
住得舒適還要生活富足。舒成坤向我們介紹道,現(xiàn)在的三崗新村,僅僅是第一期建設,目前,正在配備銀行、郵局、超市、醫(yī)院等,方便村民們的日常生產生活。除 了這些公共服務外,縣里還將投入大量資金,建設亞東木耳種植基地、亞東魚養(yǎng)殖基地、嘎林崗蔬菜基地、崗古天麻基地和藏香豬、藏雞養(yǎng)殖基地,依托亞東的優(yōu)勢 資源,大力發(fā)展特色產業(yè),帶動新村里的居民增收致富。
聽著舒成坤的介紹,看著那在迎風飛揚的國旗,我們相信,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明天的三崗新村一定會更加美麗,山區(qū)居民的生活也一定會更加美好。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