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日喀則市南木林縣普當鄉(xiāng)的次旺久美還像往常一樣,習慣性地拿起手套,拍打干凈院子里摩托車上的灰塵后,駕車駛出家門,身后卷起一長串飛舞的灰塵。
“普當”,藏語意為“山溝里的泥灘”,普當鄉(xiāng)是一座以牧業(yè)為主、農牧結合的高原山村。該鄉(xiāng)朗龍村、西嘎村、普當村只有狹窄崎嶇的土路通往外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路況長期影響著村民們的交通出行。祖祖輩輩生活在大山里的村民,最期盼走上寬敞、平整的道路。
因為交通不便,每次去城里,村民們總會買不少吃穿用的東西回家,以減少出行次數。但這次,次旺久美除了購買生活物資外,看著正在修建的農村公路,還萌生了一個想法:去市里逛逛汽車市場。
“轟隆隆,轟隆隆……”此起彼伏的機械作業(yè)聲在空曠的山間回響。眼前這條普當鄉(xiāng)至謝通門縣的公路,是今年3月開工建設的,全長近14公里,總投資3480余萬元。目前,已經完成路基土工作業(yè)總量的85%,預計6月底全面完成路基精平作業(yè)、主體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建設,7月初全面進入路面硬化施工工序,有望于8月底建成通車,比原計劃通車時間提前2個月。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自改進作風狠抓落實工作開展以來,日喀則市交通運輸部門與屬地黨委、政府積極開展溝通協(xié)調對接,努力推進農村公路項目建設,讓道路舊貌換新顏。
修路必然要經過村民的土地,需要做好征地拆遷讓路工作。為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普當鄉(xiāng)黨委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發(fā)動廣大黨員干部,逐家逐戶耐心細致做思想工作,宣講農村公路項目建設的重大意義,征地拆遷相關政策標準,爭取拆遷戶的理解和支持。
“修路是好事情,求之不得呢,我家無條件支持!”“圍墻可以拆,只求路通暢!”在耐心細致的宣傳引導下,道路沿線群眾拆圍墻、讓土地,積極主動讓出足夠寬度的地面修路。
就這樣,一條“富民路”“幸福路”順利在普當鄉(xiāng)不斷延展?!皬氖┕さ浆F在都很順利,村民們很支持,這條路修起來進度也快?!表椖渴┕へ撠熑烁嬖V記者。
高原地區(qū)修路,面臨的是重重困難。這條農村公路處于岡底斯山脈東端,這里群山起伏、雪峰高聳,海拔高于5000米的山峰比比皆是。近14公里長的公路,海拔落差近1000米,需要新建涵洞54座,公路施工面臨著復雜的地形地質狀況、惡劣的氣候條件、多年凍土、山地災害、高原缺氧等一系列難題。
有關各方嚴格按照工程施工標準,規(guī)范建設程序,建立健全質量監(jiān)管體系,緊盯關鍵環(huán)節(jié),層層建立和落實質量與安全生產責任制。廣大建設者始終保持著昂揚的斗志,克服困難、兢兢業(yè)業(yè)、日夜奮戰(zhàn)、勇于擔當。
這是村民朝思暮想的“幸福路”,更是一條各民族手足相親的“團結線”。
在施工過程中,不少工人和工程技術人員來自全國各地,來到高原后出現不同程度的頭痛、失眠、胸悶、憋氣甚至惡心、嘔吐等高原反應。從施工那天開始,西嘎村牧民群眾次仁隔三差五就跑到工地上看望施工人員,送上熱騰騰的酥油茶、保暖衣物等,為大家驅寒、緩解高原反應癥狀,還經常肩挑背扛、出工出力,義務幫助施工人員解決生活中的點滴困難。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施工單位也積極對接普當鄉(xiāng)黨委、政府,就近雇用當地勞動力,優(yōu)先租用當地群眾機械,并及時足額發(fā)放勞務報酬,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據統(tǒng)計,自道路開工建設以來,平均每天能吸納當地勞動力45人次。
村民旺堆就住在項目部附近,每天在工地上務工,回家還可以干地里的農活,一個月收入五六千元?!安粌H僅是多了份收入,等這條路修好了,農機、貨車可以拉種子、肥料上山,種地更省勁了。”旺堆說。
鄉(xiāng)村經濟因路而活,鄉(xiāng)村產業(yè)因路而興,鄉(xiāng)村環(huán)境因路而美。不僅是旺堆、次仁、次旺久美,村民們都憧憬著,等路修好了,買輛小汽車,做點小生意,讓村里的羊、牦牛等“土特產”通過“幸福路”走出大山,成為助推鄉(xiāng)村振興的“金鑰匙”。
關于我們 丨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