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 > 政務 > 政務圖庫

        張慶黎考察春耕春播情況 強調造就一批農牧民專家

        2015年11月08日 21:03    來源:《西藏日報》/中國西藏新聞網    記者 高玉潔
        分享到:    

            4月22日,自治區(qū)黨委書記張慶黎驅車來到拉薩市堆龍德慶縣考察農牧區(qū)春耕春播和農牧民增收致富情況。這是張慶黎在古榮鄉(xiāng)加入村了解二級種子田農機化作業(yè)、青稞種子田建設等春耕春播情況并與在田間勞動的村民們親切交談。記者 旦增 攝

            春天是播種的季節(jié),驅車行駛在綠樹成蔭、沃野千頃的堆龍河谷,入眼盡是一處處春意盎然、熱火朝天的春耕春播勞動場面,廣大農牧民群眾正在田里播種施肥、辛勤耕種,用勞動的雙手編織最美麗的春天。

            4月22日,自治區(qū)黨委書記張慶黎在自治區(qū)黨委常委、秘書長公保扎西和自治區(qū)黨委常委、拉薩市委書記秦宜智等領導同志的陪同下,驅車來到拉薩市堆龍德慶縣考察農牧區(qū)春耕春播和農牧民增收致富情況。

            一進入堆龍德慶縣馬鄉(xiāng)境內,張慶黎一行立刻就被農田里火熱的勞動場面吸引了。他快步走下車,熟練地拿起鐵鍬,和村民們一邊勞動,一邊親熱地聊了起來?!敖衲甑那囡N子都準備好了嗎?”“機械化推廣的程度怎么樣?”“春耕生產還有什么困難沒有?”書記問得十分關切。馬鄉(xiāng)色興村黨支部書記阿努和村委會主任洛桑丹巴說,前陣子剛下了場雨,土壤的墑情很好,所以這幾天大家都在忙著耕田、施肥、春播,爭取秋天有個好收成。聽了他們的話,張慶黎連連點頭,他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F在黨的惠農強農政策這么好,西藏農牧民趕上了好時代!咱們一定要抓住有利時機,不誤農時、不違農時,迅速掀起春季農牧業(yè)生產高潮,開好局、起好步,爭取迎來又一個豐收之年!”

            色興村村民朗珍和丈夫何衛(wèi)國正在自家的地里勞動,一個開著拖拉機耕地,一個忙著施肥播種。張慶黎來到田里,與夫妻倆聊了起來。當看到他們施的是各種肥料混合在一起的復合肥料,張慶黎關切地詢問肥料是怎么配的。朗珍說,這是農業(yè)技術員根據對土壤的檢測結果,專門為他們家配置的肥料,一年下來,每畝地能增收80多斤青稞,科學種田就是不一樣!這時,正在村里指導村民們春耕春播的拉薩市農技推廣站技術員胡俊也介紹說,這幾年,拉薩市不斷加大了對農牧業(yè)的科技推廣力度,對不同的土壤進行采樣分析實驗,再根據測驗結果進行配方施肥,使當地的農牧業(yè)不斷增收,受到群眾的歡迎。張慶黎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現在和過去滿天撒種、廣種薄收的年代不一樣了,我們要靠黨的好政策,也要依靠科技的力量精耕細作、科學種田。就拿施肥來說吧,人渴了要喝水、餓了要吃飯,土壤也是這樣,我們先要通過技術手段知道土壤缺什么,是渴了還是餓了,然后缺什么補什么,施土壤想要的肥料。只有這樣,我們的收成才會一年比一年好!”一席話說得周圍的村民和農業(yè)技術工作者都鼓起掌來。他還叮囑農業(yè)技術工作者在傳播農業(yè)科技時一定要做到田間地頭、形式多樣、廣泛普及,真正讓廣大農牧民學得懂、用得上,使越來越多的農牧民成為科學種田的行家里手,在農牧區(qū)造就一大批土生土長的農牧民專家,這樣才能迅速提升我區(qū)農牧業(yè)整體水平。

            出身農民家庭的張慶黎書記對農業(yè)生產十分熟悉,對田間地頭也有著一份親切的感情。隨后,他又來到古榮鄉(xiāng)加入村的田間,給村民們講起了耕田、選種的技巧,并與他們一同勞動起來。村民索朗告訴書記,說一千、道一萬,一切都多虧了黨的好政策!現在,農民種糧給補貼,購買種子、化肥、農機具甚至養(yǎng)豬都給補貼,蓋房子也給補貼,孩子上學、老人看病更是不用發(fā)愁,不是在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中國,到哪里找這么好的事呢?!61歲的村支書旺堆也深有感觸地說:“我們這些農民世世代代靠種田為生,現在才真正知道種田有大‘學問’,真是既簡單又復雜!要說復雜,耕田、選種、施肥樣樣都有‘講究’,一樣做不對產量就跟不上;要說簡單,黨的政策這么好,又有農業(yè)技術員到村里給大家指導,農業(yè)生產實現了機械化,幾千畝地幾天就耕種好了,真是太簡單太方便了!現在,只要有雙勤勞的雙手,就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上新房子!”

            說著、聊著,越來越多的村民圍攏過來,跟書記說說自己的心里話。站在散發(fā)著泥土芳香的田埂上,張慶黎用洪亮的聲音對鄉(xiāng)親們說:“大家說的都很對,現在我們有黨的好政策,有農業(yè)機械化,有科學種田,再加上人努力、天幫忙,我們就能讓古老的土地煥發(fā)出新的活力,就能使大家的錢袋子越來越鼓、生活越來越富裕!新年伊始,中央又召開了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出臺的政策含金量高推動力強,我們西藏一定會發(fā)展得更好更快,實現跨越式發(fā)展,各族農牧民群眾一定會過得更加幸福!只要咱們一心跟黨走,生活就會像芝麻開花一樣,一天更比一天好!”

            堆龍德慶縣古榮鄉(xiāng)朗孜糌粑公司是遠近聞名的糌粑加工企業(yè),生產的糌粑遠銷西藏各地市和尼泊爾等地。他們采用“公司+協(xié)會+農戶”的管理形式和運行機制,不僅使企業(yè)不斷做大做強,也讓廣大農牧民從中得到好處。僅去年一年,公司就收購了1820萬斤青稞進行加工,占堆龍德慶縣青稞總產量的70%。張慶黎一行專程來到朗孜糌粑公司,認真參觀了糌粑生產車間,詢問、了解公司經營情況。當聽說公司不僅通過高于市場價格收購青稞的形式讓廣大群眾得到實惠,還提供水磨讓附近二百多戶農戶參與加工糌粑,每年收益達400多萬元時,張慶黎很是高興。他對隨行的負責同志說:“農業(yè)是我區(qū)的基礎產業(yè),農業(yè)的穩(wěn)步發(fā)展事關我區(qū)發(fā)展穩(wěn)定的全局。我們除了要進一步加強農業(yè)基礎設施建設、推廣農業(yè)機械化和科學種田、提高糧食高產穩(wěn)產能力之外,還一定要加快培育壯大像古榮鄉(xiāng)朗孜糌粑公司這樣的龍頭企業(yè),通過企業(yè)帶基地、基地連農戶,把農牧業(yè)生產、加工、流通等環(huán)節(jié)有機聯結起來,引導千家萬戶的農牧民奔市場、奔小康,從而提高我區(qū)農牧業(yè)的整體素質和市場競爭力,這才是我區(qū)實現‘一產上水平’的希望所在!”

            分別的時刻到了,村民們依依不舍地站在田間地頭口,與張慶黎書記揮手道別。在他們身后,是充滿希望的田野,是美麗寧靜的村莊,還有家家戶戶房頂上鮮艷的五星紅旗。這時,那首熟悉的歌曲不由回蕩在大家心頭:我們的家鄉(xiāng)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小河在美麗的村莊旁流淌,人們在明媚的陽光下生活,生活在人們的勞動中變樣……

        責任編輯:admin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久久精品淫乱视频,无码专区影视网站,亚洲激情激情在线